104。11。16 – 南庄鄉遊程接待
/0 評論/在: [加灣部落]營造成果 /通過: h10202今天很榮幸地接待了南庄鄉一行,參訪團中包含來自鹿場、鵝公髻、向天湖、東河及蓬萊大坪等部落的泰雅族、賽夏族朋友們。10月中初接到南庄鄉公所原民課胡小姐的洽詢時、心裡感到雀躍及期待,因為今年是部落推動文化遊的第一年,初試啼聲卻逐漸受到肯定,並成為其他部落觀摩的對象,這對加灣來說無疑是種正向鼓勵;也顯示出我們堅持「從傳統文化中發展部落產業」的策略是正確的。
當看見賽夏族人身著紅、黑、白為主的服飾背心,鵝公髻部落青年告訴我們代表色的意義(◎ 黑色表示做人不可黑心◎ 紅色表示對待人要熱情◎ 白色表示心要純潔);而圖紋中的菱形紋、卍字紋(『卐』像是大自然的天候現象『閃電』)則從其族群文化及神話傳說衍生而出。
短暫的三個半小時,從部落營造歷程分享、部落景點解說(九宛祠、第三班舊址、水圳、神話牆、傳統園區)、古調吟唱以及品嘗在地佳餚,我們想呈現的是屬於加灣的美麗文化。從祖居地東遷數百年,加灣早已存在著豐厚的人文以及地景,在團隊的辛勤耕耘之下,不僅透期望過遊程進行交流,更希望讓部落族人回溯過去、展望未來。
花蓮市長青大學遊加灣
/0 評論/在: [加灣部落]營造成果 /通過: h10202『Fun Qowgan部落文化x生態體驗』第七場次-快樂遊加灣
/0 評論/在: [加灣部落]營造成果 /通過: h10202天氣、微陰,不減40名到訪遊客的期待心情。享受完好聽的Truku吉他彈唱後,隨即展開我們的加灣探訪之旅。前往九宛祠的路上,我們嚼了樟樹皮、學習採集野莧菜、一起製作姑婆芋帽、學習魚藤智慧、搓揉刺蔥葉、聆聽鳥居神話、認識日本宗教文化。當有人看見融合太魯閣族與日本文化的神社建築、對亂石砌牆面發出讚嘆聲時,內心浮現無比的感動與驕傲,加灣部落先人真的不簡單,建構出如此堅固又具人文氣息的建築體;在第三班舊址,我們了解部落遷徙狀況及堆石文化,並一起用朱槿花現場扮演起小木偶;在水圳我們了解部落與水圳的關係、在巷弄間認識了筆筒樹、很少去柑仔店的小朋友也有了部落雜貨店的購物體驗。這些都是加灣部落期望帶給大家的部落體驗,而非呈現出商業化包裝後的部落遊程。
從開始到最後、透過一次次的體驗活動,讓造訪加灣的遊客們感受到最為真實的在地風情。
104。8。30。『走訪九宛祠』
/0 評論/在: [加灣部落]營造成果 /通過: h10202這天我們接待了日籍朋友,帶領小泉老師、佐藤老師、田村小姐一行人前往擁有77年歷史的九宛祠。沿途介紹部落生態及族群應用方式,大家一起嚼樟樹皮、頭戴姑婆芋帽、大家臨場玩笑話說是「毒帽子」(日文);大家也認識了構樹、魚藤、刺蔥、月桃等民族植物暨傳統生態智慧。解說員Tapang Cinsi首次全程用外語解說,學以致用之餘,也為加灣部落未來的外國遊客深度小旅行先作個暖身。在九宛祠,循著脈絡解說員介紹了其建造起始及與在地的連結,而我們也學習到了神社相關文化內涵。
加灣部落始終抱持開放且多元的態度面對過去,因為這些歷史痕跡,成就今日的加灣,保存及延續部落裡的文化及生態是大家要持續努力的目標。